【每一首歌,都有故事;每一旋律,都有记忆】




天山脚下是我可爱的家乡

当我离开它的时候

好像那哈密瓜断了瓜秧

白杨树下住着我心上的姑娘

当我和她分别后

好像那都达尔闲挂在墙上

瓜秧断了哈密瓜依然香甜

琴师回来都达尔还会再响

当我永别了战友的时候

好像那雪崩飞滚万丈

啊亲爱的战友

我再不能看到你雄伟的身影和可爱的脸庞

啊亲爱的战友

你也再不能听我弹琴听我歌唱……


《怀念战友》这首歌的歌词确实富含深意。歌词通过描绘对战友的思念,表达了对逝去战友的深切怀念和对其无私奉献精神的敬意。

歌词中提到的“天山脚下是我可爱的家乡”,不仅描绘了战士们的故乡,也象征了他们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安全而远离家乡的决心和勇气。同时,“当我永别了战友的时候,好像那雪崩飞奔万丈”一句,则通过生动的比喻,表达了失去战友时内心的痛苦和不舍。

整首歌曲以真挚的情感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战友之间的深厚情谊和对生命的珍视。它告诉我们,友情和牺牲精神是人生中最为宝贵的财富,值得我们永远铭记和珍惜。


《怀念战友》这首歌的创作背后有一个非常感人的故事。这首歌是电影《冰山上的来客》的插曲,由雷振邦作曲并和赵心水一起作词。在创作过程中,雷振邦亲自来到新疆体验生活,深入了解了当地的少数民族文化和战士们的生活。

在新疆的喀喇昆仑山上,雷振邦不顾个人安危,前往多个哨所搜集民歌。 其中,他听到了一个塔吉克族战士讲述的关于塔吉克族民歌《古力碧塔》中的爱情故事,深受感动。这个故事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于是他写出了《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词曲。

然而,在创作过程中,雷振邦的脑海中又浮现出一个画面:冰山上,三班长冻死在边界哨所的岗位上,手里仍然紧紧握着自己的钢枪。这个画面深深地触动了他的内心,使他感到无比的悲痛和哀思。于是,他再次灵感迸发,写出了《怀念战友》这首歌的歌词和曲子。

在谱下最后一个音符时,雷振邦再也抑制不住自己的情感,泪水夺眶而出打湿了那一行行五线谱。这首歌的旋律独特新颖、曲调婉转忧郁,充满了对逝去战友的怀念和哀思之情。它成为了中国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作,被广泛传唱至今。


《怀念战友》这首歌曲之所以受到军人的喜爱,有以下几个主要原因:

首先,这首歌曲深情讴歌了边关军人的报国情怀和壮烈牺牲,表达了军人们为国家、为人民所做出的巨大贡献和无私奉献。这种深厚的情感与军人的使命感、荣誉感相契合,让他们能够深切地感受到歌曲中所蕴含的敬意和感激之情。

其次,歌曲的歌词结构严谨、层次分明,旋律优美动人,抑扬顿挫动人心弦。这种音乐上的美感和情感上的深度,让军人们在聆听时能够感受到强烈的共鸣和感动。尤其是在歌词中提到的“当我永别了战友的时候”,以及“亲爱的战友,我再不能看到你雄伟的身影,和蔼的脸庞”等词句,更是触动了军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让他们对战友的思念和敬意更加深刻。

此外,这首歌曲的创作背景也深深打动了军人们。歌曲的创作灵感来源于新疆边界雪山上的冻死的战士,这种对战友的怀念和敬意,让军人们在听到歌曲时能够感受到一种强烈的情感共鸣。同时,歌曲所传递出的对生命的尊重、对牺牲的敬意以及对和平的向往,也与军人们的价值观相契合,让他们更加珍惜和热爱自己的职业和使命。

综上所述,《怀念战友》这首歌曲因其深厚的情感内涵、优美的旋律和感人的歌词,以及其与军人价值观和情感的契合度,受到了广大军人们的 喜爱和传唱。


《怀念战友》这首歌曲是在1963年创作的。它是由雷振邦作曲,雷振邦、赵心水作词,李世荣演唱的歌曲,也是电影《冰山上的来客》的插曲。这首歌在2005年7月5日还被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和中国电影家协会评为中国电影百年百首金曲。歌曲的歌词描绘了战友间的深厚情感和离别的不舍,旋律动听,令人感动。

我喜欢上这首歌曲,又是反应军人壮举的影片主题曲,与我当兵军营有直接关系,也与我在部队放电影更有关系。

这部电影,我们常放影,军营的战友们百看不厌,非常喜爱。我们放这片子时,两眼盯着银幕感人的画面,也情不自禁哼上几句。每次放完这部影片,我们收拾放影器材时,也不约而同唱着这首歌。就是回到电影组洗漱完毕,大家也是哼唱这首《怀念战友》。


白杨树下住着我心上的姑娘

当我和她分别后

好像那都达尔闲挂在墙上

瓜秧断了哈密瓜依然香甜

琴师回来都达尔还会再响

当我永别了战友的时候

好像那雪崩飞滚万丈

啊亲爱的战友

我再不能看到你雄伟的身影和可爱的脸庞

啊亲爱的战友

你也再不能听我弹琴听我歌唱……



点赞(0) 打赏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