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年前的(1987)1月7日,原中国人民解放军兰州军区步兵第417团在云南老山地区进行了一场震惊中外的出击拔点作战--“黑豹行动”,又称“1.7”战斗。这是老山轮战中最惨烈和牺牲最多的一次战斗。
此战是继421团“1·5出击敌310号阵地战斗”之后,在我一线阵地工事、哨位损坏严重,防御态势尚未完全恢复,敌对我高度警惕下实施的。是继收复老山以来影响最大,持续时间最长,战斗最激烈、最紧张、最艰苦的一次出击拔点作战,是一场恶仗、大仗、胜仗。“1·7”战斗中,我军克服各种困难,在观察、协同、指挥、保障等环节上,均发挥出最大的效能。出击分队大胆沉着,行动缜密。从我第一突击队3个班在敌眼皮之下潜伏27个小时,到突击分队隐蔽摸进,控制敌表面阵地,封住洞口均未被发现,成功地达到了奇袭战斗的突然性。在敌情有变的情况下,突击队迅速调整兵力,改变打法边搜剿打洞边组织抗反;边清剿残敌,边组织坚守,首创了出击作战奇袭、抗反与坚守的成功战法。“1·7”战斗,共毙敌531人,其中团副参谋长、副营长各1人;伤敌462人,俘敌2人,毁敌工事205个,火炮31门,机枪35挺,40火箭筒26具,冲锋枪30支。缴获敌重机枪1挺,火箭筒2具,冲锋枪5支,手榴弹(手雷)28枚,衣服12件,60迫击炮2门,枪弹100余发。(数据来源:《战斗详报》)我们再次回顾37年前的1月7日,为国血洒南疆,无私奉献付出的所有参战战友的风采。167号高地,海拔167米,面积2万多平米,是一座狭长型的土石山,东侧是平缓的土坡,西侧是林立的石峰,位于那拉口东南双方控制的前沿,距我方前沿156高地仅约80米。左临盘龙江,右前方是小青山,紧贴中国境内船头通往越南河江的公路,周围有越军控制的诸多高地环抱,是越军清水口子防御前沿的重要门户。越军313师14团4营11连的连部带1个加强排依托高地上的石缝、洞穴组织防御,构筑了20多个屯兵洞和工事、火力点,并储备了大批武器弹药,企图长期固守。该高地还能直接得到西侧、南侧、东侧诸高地越军的兵力、火力支援,防御态势非常有利,即使将其打下来后也很难守住。南京军区陆军第1军曾于1985年3月8日打下过167号高地,随即主动撤离。济南军区陆军第67军也在1986年1月28日攻下过该高地,亦是得而又弃。由于双方多次争夺过167号高地,该地区的越军防御神经极为敏感,稍有风吹草动都会大动干戈。为此,昆明前指、集团军首长、为保持对越高压态势,打击越军的士气,决心虎口拔牙,敲掉这棵钉子。步兵139师417团奉命组织代号为“黑豹行动”的出击拔点。决定由2营4连执行拔点任务,加強工兵、喷火,并加强12.7高射机枪1挺、重机枪2挺、82无坐力炮3门、105无坐力炮2门,分别组成第一、第二突击队及火力队、战勤队,共88人,以奇袭加强攻的方式攻占167号高地,歼灭守敌。
1986年12月26日旅二分群召开作战会议,研究布署“北虎行动”和“黑豹行动”。刘振亚群长要求:“这两次行动是东山方向步兵出击拔点战斗,我们沒有直接支援任务。但为了迷惑敌人,在战斗发起炮火准备阶段,我们要对老山当面968、604高地实施佯攻炮击。同时对纵深内越炮阵地、指挥所、屯兵洞口等目标实施急袭。造成越军分不清主攻方向,达到掩护东线突击队拔点战斗。尔后,加农炮营对郎藏、郎哈、丰光机场等越军炮阵地、指挥所实施监视射击,只要越军开炮,立即实施压制,确保纵深越军远射程火炮不向167阵地射击。虽不是主攻方向,但要高度重视,做好准备工作,做到稳准狠的打击,以强大的火力支持东线步兵出击拔点。”会后我营立即召开会议,传达布置具体任务,根据上级安排,对丰光机场、郎藏、郎哈地区的炮阵地、指挥所等20个目标进行炮击准备;要求四号观察所、二观察所全天候观察纵深内目标,发现新的阵地要立即确定位置;在战斗发起中要睁大眼睛观察,发现越火炮发射要及时报告;阵地按“10.14”出去拔点要求做好准备,做到打的快、打的准,力争首群覆盖。全营于1月4日20时前完成射击准备。1 月6日,步兵2营4连参加出击拔点的突击队及加强人员,分期分批全部进入预定位置,紧张地进行战前准备,等待战斗的发起。按作战计划,第一突击队抽调12名战士组成潜伏组,潜入敌阵,侦察地形、敌情,尔后待攻击发起时,直接插向敌人心脏所在的四号区,配合第二突击队,一举用奇袭的手段歼灭该高地的守敌。 6 日凌晨4时30分,11名队员在突击队队长带领下出发。凌晨6时20分,这条仅95米的通路,经过一小时五十分的艰难爬行,终于秘密摸进至距167号高地越军主阵地仅十余米的东北侧1号区1、2号洞隐蔽潜伏,掌握敌情,担负警戒。在狭小低矮的石缝中潜伏25个小时,并乘夜色前侦察出附近3号洞的位置和敌情。7日凌晨2:30分,全营人员就位,我下达口令,更新射击诸元,检查通信线路。凌晨4:00一切工作就绪,向群指报告待命。凌晨3时30分,第一、二突击队分五批先后从156高地出发,沿两条开辟通路向167号高地摸进。6时25分,突击队全部进至167号高地1号区,没有被越军发觉。6时58分,突击队各班组按计划全部秘密摸进到越军洞口附近。7 时整,东西线突然万炮齐鸣,炮弹呼啸着飞向167号高地周边诸高地的越军工事、火力点。与此同时,416团向越军604号阵地、417团向越军501号阵地、师工兵分队向越军1058高地分别发射导爆索和扫雷弹,模拟开辟通路。并以无线电台模拟步兵对越军968高地进攻,以迷惑当面越军。我营即对丰光机场、郎藏、郎哈地区敌纵深炮阵地急袭,使其搞不清中国军队的主攻方向。在震天动地的炮声中,突击队员们迅速跃起,直扑越军驻守的各屯兵洞。5分钟时间,突击队就全部封住了各屯兵洞口,控制了167高地表面阵地,随即展开搜剿打洞(清剿山洞里的越军)行动。 7时26分,南侧和西南侧诸高地的越军,先后6次组织班、排规模的近百人的反扑,第一突击队伤亡惨重,仅有8人能坚持战斗,情况非常紧急。关键时刻,第二突击队冲了上来,在炮兵火力支援下,粉碎了越军6次反扑。7时35分, 越军在连续6次反扑失败后,转而拼命以炮火向167号高地及前沿阵地实施覆盖射击。整个167高地,硝烟弥漫,弹片如雨,我突击队与指挥所有线通信中断,无线电通信遭到破坏,人员遭敌炮火的较大杀伤。军、师集中炮火对越军炮阵地实施反压制。8时10分,突击队各班组对越军的洞穴、工事基本打、炸完毕,迅速转入洞内,依托越军的残存工事及有利地形,搜缴战利品,调整兵力,做好再次抗敌反扑和火力报复的准备。8时50分,出击分队经过1小时50分钟战斗,全歼167号高地守敌,奇袭战斗取得了决定性胜利。9 时39分,突击队奉命沿167号高地至156高地的通路迅速分批回撤。因越军的炮火封锁非常猛烈,突击队走走停停,经常要隐蔽防炮,回撤速度缓慢。战勤队也冒着炮火多次往返顶峰阵地,向后抢运伤员和烈士。在炮兵的全力支援下,直到下午17时30分,突击队才全部撤回了156高地。
在出击167号高地的战斗中,417团4连突击队及配属分队浴血奋战10多个小时,顶住越军几千发炮弹的轰炸和密集火力袭击,成功夺占167号高地,全歼守敌。受到了军内外各界的高度关注和充分肯定与赞扬。
胜利是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在“1·7”战斗中有21个年轻的生命永远留在了祖国的南疆。
“钢铁战士”董永安(甘肃庆阳);一等功臣马占福(青海大通);一等功臣郑武军(陕西西安);一等功臣刘志强(陕西延安);一等功臣徐明(甘肃临泽);一等功臣付志宏(四川古蔺):四川古蔺;一等功臣王新华(江苏南通);一等功臣袁熙(摄影员,甘肃庆阳);一等功臣李斌(摄影员,陕西西安);一等功臣严树军(江苏南通);一等功臣连开耀(陕西澄城);一等功臣师永军(陕西楡林);二等功臣徐开军(甘肃古浪);二等功臣包双全(甘肃迭部);二等功臣张榜群(陕西洛南);二等功臣李秋平(甘肃文县);二等功臣张卫军(陕西西安);二等功臣 郗文华(甘肃兰州);二等功臣张卫军(陕西西安);二等功臣张文年(宁夏隆德);三等功臣周兆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