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铜梁邱少云纪念馆中,棉衣片的复原件被完好摆放在陈列柜中。抗美援朝老战士郑时文说:“我的三哥当年是邱少云连队的战士,他为我讲述过邱少云的真实故事。在那场潜伏战中,他腿上的伪装草被引燃了,火苗腾腾地往上窜,眨眼间他就被烈火吞噬。而邱少云的身旁就是一条水沟,此刻他只要在泥水里打个滚,或者翻动几下身子,就可以把火灭了,但他深知这样做整个潜伏区的战士就会暴露,于是坚定地伏在草丛中。我三哥在现场目睹了一切……”

棉衣片复原件

郑时文哽咽了,“当中国人民志愿军向391高地进攻的号角吹响,同志们怀着满腔怒火,以排山倒海之势向敌人扑去。30分钟后,敌人的一个加强连全部被歼灭,高地上飘扬着我军胜利的红旗。”

在邱少云纪念馆中陈放着一封泛黄的信,这是邱少云的家书。1950年12月,邱少云随部队准备入朝参战,写下了他这一生当中唯一的一封家书,信的末尾写道:我决心杀敌立功,带着光荣花回来看你们。写下这封家书后,邱少云就和战友们踏上了奔赴前线的火车。笔迹虽然稚嫩,但感情淳朴炽烈。


邱少云烈士纪念碑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邱少云家住在偏远山村,经过相关人士苦苦寻找,辗转几个月,这封家书才送到老家。”邱少云侄儿邱光忠说。

“邱少云烈士纪念馆于1962年10月12日正式对外开放,也是我伯父牺牲10周年之时。我的伯父一生没有留下照片,馆中的雕塑是按照邱少云的三弟邱少全的形象塑造的。”邱光忠说。

烈火中的邱少云

当天,铜梁融媒体中心记者陈莹莹带领铜梁区关溅小学三年二班的学生们,来到了邱少云故居。它位于曾经的玉屏村,为了纪念烈士,邱少云牺牲后,改名为少云村。

“邱少云故居于2020年7月1号修缮完成并正式对外开放,基本上复原了原貌。”邱光忠介绍说,“伯父牺牲的时候只有26岁,没有结婚生子,但是他有15个侄儿侄女,我们都把他当成了父亲,我们都是他的孩子!”

邱少云故居

“邱少云被授予‘新中国最美奋斗者’称号,我很荣幸代表伯父到北京人民大会堂领取了荣誉证书和奖章。”邱光忠眼中充满敬意,“我是一名退役军人,曾在邱少云生前所在部队服役,在领取了荣誉证书和奖章后,将它们送到了邱少云生前所在部队纪念馆中保存和展出。”

“我们会跟往年一样,举行悼念活动,表达哀思。”邱光忠说,“只要条件允许,我一定会带上亲人去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祭奠为保家卫国而牺牲的先烈们。”


点赞(0) 打赏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