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3.8”节,总会抑制不住地想起39年前的1985年3月8日的今天!
那是南京军区首批轮战部队继12.20、1.15及2.11战役后的又一次较大规模的“3.8”出击战役,那些前赴后继浴血奋战的战友们,那些血洒南疆英雄献身的烈士们,用鲜血染红了当年“3.8”节那支血色玖瑰!
“3.8”出击战,主要对小尖山、那拉前沿156、166、167、168、138号高地、南嘎等7个敌据点实施出击作战。当日,我部准备充分,指挥靠前,步炮密切协同,战术得当,通过隐蔽接敌,出奇制胜,共歼敌200余人,缴获一批武器弹药。


一军一师一团六连16勇士攻打小尖山前合影


1军1师1团6连加强4连于7时前攻占138号高地,1师2团2连10时前夺占了156、167号高地。1师2团1连7时24分全歼168高地守敌。1师2团3连19时40分攻占了166号高地表面阵地,1师3团1连7时25分攻占南嘎地区。

战斗十分神勇。12军36师炮团7连根据上级的命令,采用“间瞄直瞄相结合”的方法,与出击分队紧密配合,清晨7时20分,二炮、四炮率先开火,一炮、三炮跟着按下了击发机,一个个“流星火球”飞向敌阵。面对时浓时淡的雾,抓住雾散的有利时机,摧毁了敌28个重要目标。“聪明”的敌军,听到七连的炮声,不是往工事里钻,而是像兔子似的从工事里往外跑。战后,7连被中央军委授予“神炮连”荣誉称号。

战斗十分残酷。时任1军1师1团6连副政治指导员的谢关友,在抢救伤员时被敌人的炮弹击中,他一面将流出来的肠子往里塞,一面对他正在抢救的士兵说:“我不行了,你们要注意……”,然而就在牺牲的前半年,他刚刚给他的儿子骏骏留下遗书,写给儿子的遗书,至今仍令人泪流不止……那场战斗中幸存的老兵回忆说:谢关友副指导员牺牲时胸前的衣服和肌肉都被炮弹炸飞了,身上布满了弹片,甚至火化后,骨灰中还残留着11块弹片。战后被追记一等功。详情请查阅本期“38年前老山烈士给儿子的信,催人泪下,教育后人!”一文

战斗十分激烈。曾参加过79年自卫还击战的一军一师一团六连排长林祖武主动请求担任小尖山“十六勇士”突击队队长。在两次负伤的情况下,用手榴弹炸,用冲锋枪扫,毙敌7名。当越军见林祖武身负重伤,妄图活捉他时,林祖武毅然拉响事先准备好的两颗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壮烈牺牲,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新一代硬骨头战士的壮丽凯歌。战后被昆明军区授予“战斗英雄”荣誉称号。详情请查阅本期“玖瑰献给老山战斗英雄硬骨头战士--林祖武”一文


战斗英雄硬骨头战士--林祖武

战斗十分壮烈。承担清剿小尖山反斜面无名3号之敌任务的六连王健根带领爆破队员冒着枪林弹雨依靠绳索往下滑行,用爆破筒、手榴弹逐个对岩洞进行清剿、爆破,当他摧毁了第3个敌火力点时,“哐”的一声敌人的炮弹在他附近爆炸,王健根全身83处被弹片击中,鲜血直流,左眼失明、左肩锁骨断裂、右腹部的肠子流出……,但,王健根把流出的肠子往腹部里一塞,把裤腰带往上一提压着,抄起爆破筒就朝敌火力点攀去,抱着以死相拼的信念,再次操起冒着烟的爆破筒往岩洞里扔去。“轰”的一声,敌人火力点被炸响,王健根也倒下了。战后被记一等功。

“3.8”出击战役33位牺牲英烈名单

↓↓↓




壮哉老兵  壮哉战旗
缅怀英烈  致敬英雄

点赞(0) 打赏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