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永顺烈士
“我在网上看到了你们为烈士寻亲的报道。我想寻找我的二叔,他是烈士,可是我们一直没找到他的安葬地。”近日,来自西安的杨女士拨打本报热线4286666求助。
杨女士告诉记者,二叔梁永顺1976年参军,隶属原中国人民解放军84822部队地炮团122加农炮2营4连,1979年2月牺牲,当时骨灰安放在张掖三军烈士公墓(原址)。近期,家人寻找烈士的安葬地发现,当时的张掖三军烈士公墓经过1982年搬迁和2012年整合,已更名为甘州区西城驿烈士陵园,但是查不到梁永顺烈士的安葬地。
1 讲述:兄弟俩同时参军 一个回来了 一个牺牲了
“二叔梁永顺是1976年从陕西入伍的,1979年2月牺牲。家里还有一位三叔,和梁永顺同时期入伍,在一个部队,但在不同的营。二叔牺牲后,我爸爸和三叔作为家属出席了追悼会。追悼会是在部队开的,开完追悼会,我爸爸和三叔跟随部队的副指导员把二叔的骨灰盒存放在了三军烈士公墓(原址)的架子上。后来三叔归队,我爸爸跟随部队领导回家探望双亲。这些都是三叔告诉我的。”杨女士说。
6月11日,杨女士一行启程去了张掖市,拜访了当地的几位老人,老人们还跟随杨女士来到原张掖三军烈士公墓旧址走访。老人们回忆,三军烈士公墓里有一座小房子,有一位退伍老兵曾在那里守过墓,但杨女士没有找到这位老兵。张掖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经过比对,也没有找到梁永顺烈士的安葬地信息。
2 答复:没有烈士的信息 目前还在走访
记者在“中华英烈网”找到了梁永顺烈士的名字,牺牲时间和地点都有,但是安葬地一栏不详。记者和张掖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取得联系后,工作人员说,杨女士寻找梁永顺烈士安葬地的事他们知道。梁永顺当时所属的部队驻地就在张掖市,1979年2月梁永顺牺牲。他们查看了所有的党史和地方志,都没有相关的记载。梁永顺牺牲之后,部队的副指导员和梁永顺哥哥操办了后事。他们说把骨灰盒放在三军烈士陵园的一个架子上了,之后他们去陕西慰问了烈属,最后是通过陕西省办的烈士证。目前,还没有查到梁永顺烈士的安葬地。
工作人员还表示,梁永顺的家属称当时烈士被安葬在三军烈士公墓,但到底有没有安葬,至今没人能证明。部队的副指导员因为年龄大了,也记不清到底有没有安葬。三军烈士公墓1982年整体搬迁到现在的甘州区西城驿烈士陵园,当时叫西城驿烈士公墓,后来扩建为西城驿烈士陵园,现有89位烈士,其中有十几位无名烈士。如果当时安葬并立了碑,肯定能找到烈士的信息。因为梁永顺所属的部队是参战的,有一种可能是烈士安葬后没有立碑,部队就去打仗了。之后又遇到三军烈士公墓搬迁,没有人知道这名烈士是谁,于是被当作无名烈士安葬了。还有一种可能,三军烈士公墓是一个室外墓地,只有室外陵园,没有室内展厅,没有存放骨灰盒的房间,也就是说不可能把骨灰盒放在架子上。而到底烈士的骨灰盒放在了哪个架子上,烈士的弟弟也不记得了。
“我们还在寻找烈士的安葬地。甘州区退役军人事务局旁边有一所部队医院,我们也去医院走访过。三军烈士公墓当时有一些负伤的战士被送到这所部队医院救治,我们想了解一下当地有没有老人知道情况。公墓搬迁时,有一些机关人员参加了仪式。我们会找找看迁墓时有没有人见过梁永顺烈士的名字。”工作人员说。
3 心声:知道他葬在哪儿 我们就安心了
随后,记者将情况反映给杨女士。“无论结果如何,都要谢谢记者。我们没有烈士证,只有一张二叔着军装的照片。我们的心愿很简单,就是想知道二叔安葬在哪里。知道他葬在哪儿,我们就安心了。每逢清明节能过去给他扫墓,抓一把黄土带回家就行了。”杨女士感慨。同时,杨女士想通过媒体寻找那位在三军烈士公墓守墓的老兵或他的后人,希望能从守墓老兵处得知梁永顺烈士的信息。
如果您知道梁永顺烈士的任何信息,请第一时间和我们取得联系。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苏晓
寻找梁永顺烈士的安葬地
基本信息:原陕西省临潼县人,现陕西省西安市阎良区人,76年入伍甘肃省张掖9公里,原19军84822部队,地炮团2营4连,122加浓炮82分队。79年2月初牺牲在张掖。
牺牲背景: 由于战事形势严峻,1978年的12月17日部队开始集训演习,在繁忙紧张的近乎实战的军事训练中梁永顺牺牲,45年前的今天对越自卫反击战的打响。
后事处理:亲属接到电报后,赴张掖处理后事,鉴于原来的临潼县没有烈士陵园,而张掖有烈士陵园的现实;其次考虑烈士父母的感情因素。梁永顺的哥哥到达张掖后在部队领导的陪同下一起去军部办理了烈士证书,在安葬方面对部队提出的唯一要求就是安葬进烈士陵园,与部队领导达成意见一致,由部队安葬进张掖烈士陵园,在营里开完追悼会,两位亲属在部队副指导员的陪同下一起去烈士陵园安放了骨灰,三叔(烈士的堂弟)归队,我公公(烈士的哥哥)陪同副指导员付回陕西老家探望双亲。
寻亲背景: 去年4月意外得知张掖烈士陵园里没有他的信息,开始寻亲。
寻亲经历:2023年4月25日就在英烈褒扬的小程序端提交了寻找安葬地的申请,随后开始在周围找同年老兵叔叔了解情况,并且范围不断扩大,只要去张掖服役过,或者只要在19军服役过的老兵叔叔,只要有联系方式的都会打听,并且持续打听。
6月在我们当地事务局的陪同下赴张寻亲,甘州区副局长说没有时间走访原来的烈士陵园,张掖市市局杨峙飞科长认同这一说法。会议在甘州区退役军人事务局保副局长的一句“给你们寻亲是公益活动,没有义务”中终结。甘肃省厅领导对我们予以口头上的安抚和表示歉意。
8月份写给省厅的承载着我们一家三代所有希望信最终是进了张掖市局杨峙飞科长的邮箱,没有回复。
横亘在我们寻亲中的壁垒如何能破?马上近一年了,谁能帮帮我找到亲属的安葬地?下一步我该去找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