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哉,英雄的铁道兵!
8月23日,我们从重庆黄水避暑回到重庆家中,发现重庆的气温太高,一直到9月上旬都将在40度以上。当即决定,再去重庆綦江南天门避一避。25日一大早,我们就出发。开车一个多小时后,进入綦江,看到路边有一个铁道兵纪念广场,非常壮观引人注目。我们决定停下车,参观瞻仰一下。下得车来,我们一下就被纪念广场上铁道兵的雕像吸引。在历史的长河中,有这样一支英雄的队伍——铁道兵。他们以钢铁般的意志和无畏的勇气,铸就了无数的丰功伟绩。
我在部队27年,也亲历过1984年铁道兵被撤销的历史,也知道当时邓公决定裁军100万的决心。虽然当时不少将帅都希望保留铁道兵建制,但最后铁道兵还是挥别军旗,脱下军装,改制为铁道部工程指挥部。
因为对铁道兵的伟绩知之甚少,所以在纪念广场,我是认真参观并记录了铁道兵的事迹。参观后我觉得应该为铁道兵的丰功伟绩大书特书!铁道兵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序列中的铁道工程技术兵种。铁道兵是和平时期的建设者,是战争年代的先锋队。在抗战时期,我军就在东北成立了铁道纵队。1948年7月5日,铁道纵队在哈尔滨极乐寺举行成立大会,铁道兵从此诞生,新中国铁建的历史从此起步。铁道兵孕育于革命战争年代,从硝烟弥漫的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抗美援越的战争淬炼中一路走来,他们扛枪挥镐,流血流汗,为新中国的成立和发展建设立下了汗马功劳,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在战争的烽火岁月里,铁道兵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为保障军队的物资运输和战略推进立下了汗马功劳。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美军疯狂轰炸铁路线,企图切断我军补给。铁道兵们毫不畏惧,面对敌机的狂轰滥炸,他们随炸随修。铁道兵战士杨连第,在抢修清川江大桥时,面对被敌机炸毁的桥梁,他勇敢地爬上 40 多米高的桥墩,连续实施爆破百余次,成功完成抢修任务。最后,在一次指挥抢修时,他被定时炸弹击中,壮烈牺牲。正是无数像杨连第这样的铁道兵战士,用血肉之躯守护着铁路线,确保了前线物资的供应。铁道兵用生命和汗水,书写了一曲曲壮丽的英雄赞歌。
和平建设时期,铁道兵依然是国家建设的中坚力量。他们奔赴祖国的大江南北,参与了众多重大铁路工程的建设。成昆铁路,这条被誉为“地质博物馆”的铁路,就是铁道兵创造的又一奇迹。沿线山高谷深、地质复杂,地震、泥石流、塌方等灾害频繁发生。铁道兵们不畏艰难,在悬崖峭壁上开凿隧道,在波涛汹涌的江河上架设桥梁。他们靠着风枪、铁锹和手推车,一寸一寸地推进工程进度。为了打通沙木拉达隧道,铁道兵们在缺氧、严寒的恶劣环境下,顽强奋战。许多战士患上了高原病,但他们依然坚守岗位,直至隧道贯通。
我国的青藏铁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铁路,也是铁道兵的杰作之一。面对高寒缺氧、冻土等世界级难题,铁道兵们没有退缩,而是迎难而上。他们经过无数次的试验和探索,终于找到了攻克难题的方法。在铺设铁轨的过程中,铁道兵们忍受着强烈的高原反应,顶着刺骨的寒风,一步一步地将铁轨铺设在青藏高原上。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坚韧不拔,什么是无私奉献。
就是改制后的铁道兵即铁道部工程指挥部,他们承建了港珠澳大桥。2018年10月24日,这座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正式通车。2020年初,新冠疫情爆发,他们临危受命,用最短的时间,承建了火神山医院和众多方舱医院,为抗疫工作作出了巨大贡献,再次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他们的责任与担当。2021年1月23日,他们承建的“万里黄河第一隧”的济南黄河隧道全线贯通,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穿越地上的“悬河”。
铁道兵的杨连第、史阜民、刘思忠、张春玉、李云龙等一个个英雄的名字,是铁道兵军史上的闪亮坐标,他们的一段段动人心魄的英雄故事,激励和教育了一代代中华儿女,振奋了民族精神。纵有千卷金字史册,书不完英雄名录;纵有万米巍峨丰碑,写不尽英烈丰功!
前不久,听北京的战友说(好像还没有公开报道),我军为适应未来作战需要,新组建了铁道兵性质的重装运输旅,主要任务就是像过去铁道兵一样,为了战争的胜利,在战场上铺路搭桥抢修运输。
铁道兵的丰功伟绩,将永远铭刻在历史的丰碑上。他们的奉献精神、拼搏精神和爱国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在当下,我们更应该传承和发扬铁道兵的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壮哉,英雄的铁道兵!
来源:福春工作室2024年8月28日上传
作者:李福春
编辑:皖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