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阖家团圆的日子,但对烈属来说,别有一番思念在心头。对于为和平献出宝贵生命的军人,习主席曾在新年贺词中深情叮嘱:“我们怀念他们,要把他们的亲人照顾好。”常态开展失独英烈父母陪伴行动,既是贯彻领袖指示的落实之举,也是对英烈的温暖告慰。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战争年代,英烈们为新中国的诞生挺身而出,前赴后继;和平时期,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他们冲锋在前,舍生忘死。牢记英雄生前名,更要做好英烈身后事。让我们欣慰的是,时间流逝,让英雄的壮举不再闪耀聚光灯下,但“烈士已流血,决不能让烈士亲人再流泪”的理念已经成为社会共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对烈士亲人的关心关爱是一项系统工程、长期工程,温暖一阵子更要关心一辈子。这些年,国家不断完善烈士烈属褒扬政策法规,解决了烈属家庭后续生活保障等现实问题,但心灵的创伤仍需要社会各界用持久的关爱来抚平。唯有时时体现“祖国和人民没有忘记”的深沉内蕴,才能融化烈属心头痛失至亲的坚冰。
“我们不当‘祥林嫂’,要做‘小太阳’。”是谁让接连失去独子和丈夫、自己又被确诊为白血病的烈属金国芹走出阴霾,积极要求入党服务人民?我想是那位带着一家三口赶来为她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年轻女士,是华恩英烈家属关爱中心的爱心人士,更是社会各界向她伸出援手的每位好心人。当失去至亲的烈属被我们的真情真爱所感染,他们自然会继承烈士遗志,努力成为发光的“小太阳”,用温暖回报给予他们阳光的所有人。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江苏徐州“优待卡”男孩长大后想报考军校、肖思远烈士的弟弟接过哥哥的钢枪、陈祥榕烈士的姐姐走进弟弟热爱的军营……一条条暖心新闻告诉我们:当尊崇英雄、关爱烈属的风向标在全社会树立起来,又何愁我们的民族没有英雄?我们的国家又怎会没有先锋?
不弃微末才能臻于化境,久久为功方能善作善成。关心关爱英烈亲属,要从点滴做起、从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从当下做起。我们不希望英烈亲属这个群体中再有新成员加入,但如果有人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不惜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那么把他们的亲人照顾好,把他们留下的空白填充好,把他们未竟的事业接续好,就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向英烈和烈属致敬!愿华夏大地涌现出更多的烈属关爱中心!